IPTV业务作为一项基于宽带数据网络的综合性业务,在国内外进行的IPTV技术标准中,涵盖了包括IPTV体系架构、平台功能、编解码、IPTV终端、承载网络、内容分发、中间件等各个方面的内容,通过对于IPTV标准化的研究能够清晰地了解IPTV技术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。
在以下章节中将通过对于国际、国内及中国电信企业标准的研究分析,细致地分析IPTV业务领域各项技术的研究现状,如果开展ISP业务,需要了解传输速率。
目前,有多个国际标准组织针对IPTV技术进行技术标准化研究,其中包括国际电信联盟(ITU‐T)、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(TISPAN)、开放 IPTV 论坛(OIPF)、数字视频广播(DVB)等。各标准组织在IPTV技术体系、平台架构、内容编码及传输、终端架构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相互交流,对于国际IPTV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以下是各国际标准组织在IPTV技术标准化研究方面的概况及研究重点。2008年,IPTV GSI在完成了对 IPTV需求、架构的一致同意和确认后,自2009年又重新启动,IPTV的工作中心逐渐转向第 16研究组。其中,ITU-T第 16研究组WP2作为 IPTV国际标准化研究的中坚力量,长期致力于IPTV架构、终端、中间件、性能监测、内容处理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工作。
同时,仍有SG9、SG17、SG12等研究组在IPTV的Cable终端、安全、性能监测方面开展研究。ITU-TIPTVGSI及 ITU-T SG16关于 IPTV方面的主要研究贡献是在 ITU-T Y.1901中详细定义了支持 IPTV业务的高级要求。这些要求包括IPTV技术提供、网络、QoS/QoE、业务和内容保护、终端系统、中间件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。
在 ITU-T Y.191X系列文稿中将 IPTV系统分为 NGN-Based IPTV 及 Non-NGN-Based IPTV两种,为 IPTV技术标准的研究制订了总体的框架,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图 15-2介绍了 ITU-T IPTV的系统架构。
TISPAN(电信和互联网融合业务及高级网络协议)是ETSI(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)从事下一代网络(NGN)研究的标准化组织。TISPAN于2004年开始NGN全球标准的研究,目前,在其NGN R2阶段中已经开始研究 IPTV的需求、架构及协议,其中研究最活跃的是基于 IMS的 IPTV(IMS-Based IPTV)的架构和协议研究,总体研究内容包括点播、直播、时移等基本业务,发布了相应的技术规范,并明确说明 IMS Based IPTV架构至少支持4种业务形式,分别是点播业务、直播业务、个人网络录像业务和呈现业务。其中针对直播业务,TISPAN明确要求支持Trick Play模式的时移电视功能。
TISPAN根据功能属性把 IMS-Based IPTV架构划分为如图 15-3所示,主要包括用户终端域,应用与IPTV业务功能,媒体传送、分发和存储功能,传送功能和IMS核心网。